2017师德征文(董诗顶):面对现实,有教无类,因材施教
发布时间: 2017-06-02 浏览次数: 869

面对现实,有教无类,因材施教

          

          ——高职师德的核心要求

          

           图书馆党支部董诗顶


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已经是不争的事实,特别对于高职院校来说,生源的紧张与竞争已经大面积开始——单独招生、对口单招,注册入学等招生政策的多样化,也已经昭示高职生源质量普遍会下降,其培养目标再也不可能是研究型人才,而只能是应用型技能人才。这就是目前高职教育必须面对的客观事实。

于是,教与学的关系有了新的挑战。一方面,在中学应试教育的观念中,高职学生大多是高中阶段学习成绩的后进生,学习习惯养成的失败者,更重要的是学习兴趣的低落和学习动力的不足甚为普遍。另一方面,就高职教师来说,大多是当年的学霸,具有硕士和博士的学位,所执行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,包括教学目标的设定、教学课程的设计、教学环节的完成等,都不可避免地带着精英教育的痕迹。教与学之间巨大的落差,非深入课堂亲身开展者不能切身体会这种痛心疾首的失落与失败感。

但是,学生就是这样的学生,是短时期不可能改变的客观事实。而教师则必须改变,改变以适应这种事实,并达到高职人才培养的目标——秉承“有教无类”的高职教育观念,实行“因材施教”的教育方法,大概应该成为高职教师日常工作的准则,也是师德的最核心要求。

“有教无类”体现的是一种平等对待受教育者的教育观念,即,不管受教育者的差别,诸如贫穷、贵贱、智愚和善恶,都应该得到受教育的机会。高职教育贯彻这一观念,就是破除从学习成绩、学习习惯等方面对高职学生的歧视,尊重他们与其他类型学生的差异,以实现教育的目标。这一观念的实施,不仅是关心爱护学生的具体举动,更是开展高职教育的哲学指导思想。因为,在具体和学生的接触和教学中,知识和认识的差异,对教师的冲击是巨大而深刻的,任何具体实施的教学进程,都会因为教学与接受之间的缺乏互动和共鸣而事倍功半。这时候,就要求高职教师从自己的教育背景和经历中走出来,设身处地地了解高职学生的前生今世,秉承“有教无类”的教育观念,从尊重和平等的角度理解学生。而不是沮丧、打击、讽刺,乃至失望和愤恨,加速教育失败的恶性循环。

秉承“有教无类”,才能有效地“因材施教”,后者早已经成为高职教育常用的教育手段,并衍生出分层教学、分类指导等等具体教学方法。高职学生普遍缺乏理论思辨、逻辑推理等科学研究的基础能力,对课堂教学和理论学习兴趣索然,高职教育把培养应用型技能人才的动手实践能力作为主要目的,就是“因材施教”的具体体现。但在具体实施中,由于工学结合、校企合作等实践条件的不尽完善,简单的培养动手能力也是不容易实现的。这一方面要求具体高职院校和专业加大实践教学环节如课程、实训的改革与落实,专业教师的双师化等,更要反观“有教无类”的指导观念,发掘学生的“才”之所在,也就是说:没有类别的歧视和轻视,但要有类别的培养方向。当然,在实施过程中,既需要学生的积极表现和配合,也需要高职院校打破专业壁垒,有利于学生的学习与发展,更需要的是教师的教育责任——及时发现学生的“才”,并能给他们提供有利于发挥“才”的学习领域和方法。然后施以相应的教学手段,最后实现“有教无类”的教育理想。

以坦然自然的心态去面对高职生源质量普遍下降的现实,以平等尊重的观念去观照学生,以因材施教的具体方法去实施教育,大概是对现阶段高职教师的核心要求,也是把高蹈的“师德”宣传落实到具体人才培养的切实行动。

 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2017531